通过学习,激起对民族艺术的感受力及对民族艺术的热爱。
通过聆听、模仿、对比等方法,加深对乐曲的感受与审美能力。
通过教学,学生认识、知道竹笛,并对竹笛的音色及奏法有个初步知道。
2、教学重难题
感受笛子的表现力与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景。
激起对民族艺术的感受力及对民族艺术的热爱。
3、教学过程
图片导入
教师依次出示翠鸟、鹧鸪、杜鹃、鹦鹉的图片,提问:你认识这类鸟吗?你能模仿它们的鸣叫声吗?
学生自由讨论,用我们的方法模仿鸟叫的声音。
教师总结:今天老师给大伙带来一件乐器,它将大家带进鸟的世界。一块儿学习乐曲《荫中鸟》。
初步感知
认识中国竹笛。
教师介绍中国竹笛。古时候称为模吹。它是由竹制的吹管乐器,笛上有吹孔、膜孔和六个按指孔。竹笛又分为梆笛和曲笛两种。这两种笛子有什么区别就是梆笛略短,时尚于北方,音色高亢明亮;曲笛稍长,时尚于南方,音色柔美秀丽。
探讨学习
1.播放乐曲
教师播放乐曲《荫中鸟》,考虑:乐曲带给你哪种感受?
学生自由回答。
教师总结:乐曲情绪欢快、活泼、欢快的。
2.复听乐曲
教师第三播放乐曲,提问:在这个乐曲中可以分为几段?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?每一段的情绪是什么样的?
学生自由回答。
教师总结:乐曲可以分为三段,第一段描绘了鸟儿在树林间欢快玩耍的情景,情绪是欢快的;第二段音乐有低沉、有欢快、有热烈,描绘了一幅百鸟争鸣的场景;第三段与第一段基本相同,描绘了鸟儿在蓝天飞翔的场景,迎接美好明天。
3.教师设问:这种第一段与第三段变化重复的结构是哪种结构?
学生自由回答。
教师总结:第一段呈现,第二段与第一段形成对比,第三段变化重复第一段的结构是再现。
4.教师播放乐曲,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乐曲,随乐曲自由律动。
对比赏析
播放曲笛演奏的《鹧鸪飞》、梆笛演奏的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,考虑曲笛与梆笛有什么区别。学生聆听发表建议。教师总结:不一样的笛子给予不一样的感受,梆笛呈现的音乐音色高亢明亮;曲笛呈现的音乐音色柔美秀丽。
小结作业
1.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内容回顾,教师总结:今天大家学习了笛子乐曲《荫中鸟》,感觉到民族音乐带给大家的音乐魔力,期望同学们可以喜欢大家本民族的音乐,学着演奏民族乐器,将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下去。
2.教师布置课后作业,课下搜集关于其他笛子的作品,下节课与同学们进行推荐。
教师招聘网